智通財經APP獲悉,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表示,歐洲央行降息並不能解決歐元區經濟面臨的結構性挑戰。施納貝爾在德國就業研究所發表講話時表示,目前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只能算是溫和的,而貿易不確定性“急劇”上升,放鬆貨幣政策提供的幫助有限。她表示:“降息可以緩解經濟疲軟,但無法解決結構性危機,包括能源價格高企、競爭力喪失和勞動力短缺。”
施納貝爾認爲,歐洲需要重新調整其經濟,尤其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他對關稅的偏好歸來之際。她表示:“面對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分裂,需要重新考慮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
施納貝爾最新發表的言論與她此前的觀點相呼應。她在去年年底曾警告稱,不要爲了解決超出貨幣政策範圍的問題而大幅降息。
歐洲經濟陷入困境 增長前景難言樂觀
自去年6月以來,隨着通脹率回落至2%,歐洲央行一直在降低利率以提振陷入困境的經濟,但歐洲經濟依舊沒有什麼起色。
歐盟統計局1月30日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受法國和德國這兩大歐洲主要經濟體經濟收縮拖累,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停滯。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歐洲央行將繼續放鬆貨幣政策,歐盟委員會也在經濟普遍疲軟的情況下提出增長計劃,但歐洲經濟很難在短期內好轉,增長前景仍然低迷。
與此同時,歐洲經濟還面臨着特朗普關稅“大棒”的威脅。特朗普曾在多個場合抱怨美國對歐貿易逆差,並威脅將對歐盟商品徵收關稅。當地時間2月10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特朗普當天還表示,相關要求“沒有例外和豁免”。
美國是歐洲商品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令本就脆弱的歐洲經濟雪上加霜。惠譽評級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庫爾頓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會帶來負面影響,尤其在歐洲經濟面臨內部增長挑戰的背景下。他指出,最受影響的歐洲經濟體之一可能是德國,主要因爲德國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經濟體,出口佔其GDP的比重非常高,而美國又是其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即便在關稅調整之前,德國的出口已面臨一定壓力,特別是在汽車行業等領域,因此這一影響無疑是負面的。
惠譽評級在其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中已下調了歐元區的增長預測,部分原因是基於歐盟進口商品可能被徵收10%的關稅這一假設。布萊恩·庫爾頓指出,雖然這對歐洲的負面影響沒有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那麼大,但依然是一個實質性的負面衝擊,尤其是在歐洲內部經濟表現疲軟的情況下。
荷蘭國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貝爾特·科萊恩表示,從短期來看,歐洲經濟仍處於低迷狀態,預計在這個冬季不會走出困境;初步跡象表明,2025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仍將爲零。他預計,今年年內,需求可能會推動歐洲經濟出現一些增長。
歐洲央行預計,2025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僅爲1.1%,2026年增長1.4%。在歐盟統計局的初步預測中,歐元區製造業仍處於收縮狀態,而服務業活動正在擴張,消費者信心依然脆弱,家庭尚未因實際收入的增長而顯著增加支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