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在App购买保险被“远程录屏”?
近日,一则关于张先生在支付宝平台购买保险后,发现自己的手机被“远程录屏”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为此,张先生将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保”)、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财险”)三家公司告上法庭,张先生认为此行为侵犯了其隐私权,并要求对方赔偿和公开道歉。
今年12月3日,该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有媒体报道称,庭审中,支付宝方面认为自身仅是平台,与“远程录屏”无关,蚂蚁保则表示该视频是“结构化存储”,太平财险表示该视频“只是看着是个视频”,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那么,张先生所遭遇的究竟是“远程录屏”还是“结构化存储”?
拒赔保险牵出案中案,
消费者称买保险被“远程录屏”
上述事件始于2022年,彼时1月,张先生通过支付宝购买一份太平财险“新冠肺炎·隔离津贴版”保险。然而,同年12月,当张先生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并联系太平财险赔付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2023年1月3日,张先生将该保险公司起诉至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事实上,双方原本的争议点在理赔问题,但庭审中,太平财险提交了一段名为“承保回溯信息”的手机录屏视频,致使张先生提出了质疑。
该视频时长共3分23秒,记录了张先生从进入支付宝页面浏览保险产品的介绍,到支付保险合同款的全过程。其中不仅包含张先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健康信息,还包含手指触摸、滑动的位置和轨迹,均清晰可见。
太平财险方面称,该视频是张先生购买保险时的操作过程。张先生则对此表示,自己从未授权任何一方对其手机操作进行录屏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视频第6秒时曾出现名为“消费者权益保障服务”的弹窗,其中写道“你已进入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投保流程,请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投保须知、客户告知书等内容并关注承保保险公司信息。为保障你的权益,我们将会安全记录你的操作”,此段话的下方是“知道了”按键。
为此,张先生将支付宝、蚂蚁保、太平财险三家公司告上法庭,认为该行为侵犯了其隐私权,并要求赔偿和公开道歉。
今年12月3日,该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有媒体报道称,在此次庭审中,支付宝方面认为自身仅是平台方,不是案涉交易主体,也无法直接接触相关数据和信息,张先生则认为自己是通过支付宝平台购买的保险。
此外,蚂蚁保认为,可回溯记录不是录屏,属于结构化存储,收集上述信息是履行法定的监管义务,并且张先生在进入投保页面时点击了“知道了”进行确认。回溯记录属行业惯例,市场上存在类似服务供应商。但张先生称其点击“知道了”之前,录屏便已开始,且视频记录的内容包括手指的触摸轨迹和滑动位置。
与此同时,太平财险方则表示回溯信息通过了技术处理,外观看起来类似于视频。目前此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结构化储存还是录屏?
支付宝曾称仅是记录投保阶段
张先生所遭遇的究竟是“远程录屏”还是“结构化存储”?
针对上述事件,今年4月,支付宝客服曾回应表示:“支付宝绝不会侵犯用户隐私,只是记录投保阶段,不会录屏,但记录形式是集团决定,暂不清楚。”
4月30日,蚂蚁宝官方微博回应“录屏”一事,其表示:“网购保险不会被‘录屏’,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永远是我们平台的原则和底线。”
根据蚂蚁保的说法,互联网保险的投保过程可回溯记录,是严格落实监管规定的合规合法程序,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投保权益。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信息安全绝对有保障,手机也绝对不会被录屏。
蚂蚁保方面称,其作为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始终严格落实这一监管要求,对线上投保行为进行全程可回溯记录,最大程度减少销售纠纷,保护消费者权益。并且,在用户进入投保过程时,蚂蚁保平台会明确告知用户投保流程会被记录,待用户确认后进入后续投保流程。“可回溯记录”不是手机录屏,仅是投保页内容的结构化存储,且记录范围仅限投保操作,不会也无法涉及用户手机上其他信息,更不会侵犯隐私。
同时,蚂蚁保附上一份原中国银保监会于2020年发布的《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标出“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是指保险机构通过销售页面管理和销售过程记录等方式,对在自营网络平台上销售保险产品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和保存,使其可供查验。”
5月1日,支付宝转发该消息并发文称,网购保险不会被“录屏”。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蚂蚁保曾在某交流会上发布“星云1”,介绍其在投保可回溯方面,核心技术1分钟录屏存储容量消耗为传统视频录制技术的1/240。
加强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
有App因违规收集信息被通报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消费者个人的身份、行为及社会关系等均已数据化,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不应非此即彼,不论是平台或是保险公司,均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需要取得个人的同意,并且该同意应当基于个人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
现如今市场上正规的手机App操作系统,会在消费者主动授权的情况下开启录屏、截屏,若部分线上系统可以“远程录屏”,则将会造成信息泄露等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依法审核“远程录屏”的合规性十分重要,需要引起监管高度关注。
对保险机构而言,上述《通知》指出,保险机构在开展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时,收集、使用消费者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收集与其销售产品无关的消费者信息。
此外,《通知》显示,保险机构负责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资料的归档管理,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资料应当至少包括销售页面,投保人、被保险人在相关销售页面上的操作轨迹和投保期间保险机构通过在线服务体系向投保人解释说明保险条款的有关信息。
同时,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资料应当可以还原为可供查验的有效文件,销售页面应当可以还原为可供查验的有效图片或视频。
《通知》还指出,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相关工作时,应当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个人信息安全。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部分保险App因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部分还存在用户数据收集、传输、存储等环节券商配资门槛,未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